位置:首页-正文
 
 
亭旁镇“五措并举”扎实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
更新日期:2008-08-15   浏览量:2191  来源:
 
为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,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,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村民自治,亭旁镇根据省、市、县有关文件精神,在县纪委的帮助和支持下,扎实开展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。该镇已在下叶、板沸等58个重点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,切实转变过去农村松散的监督为权威性、经常性、规范性的监督,有效解决了基层干部上级监督不到、群众监督不了、自己监督不好的问题。具体做法为:
一、组织实施,创新监督体制。在深入调研、反复酝酿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,该镇党委研究制订《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在镇纪委和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,设主任1人,成员3至7人,择优在长年在家、群众基础较好、有一定文化基础的,并且是非村委会成员和其直系亲属的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,充分体现监督的广泛性和实效性。目前,该镇经过民主选举的200多名监督委员会委员已走上监督岗位,开始履行职责。
二、宣传培训,提高监督水平。积极开展培训、宣传、指导工作,广动员、形气氛、造声势、入民心,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顺利开展。一是利用广播、标语等广泛宣传,借助村民代表大会反复宣讲,通过“两委”会、党员会、现场会层层发动。二是举办了1期试点村驻村干部培训会和2期村两委干部培训班,详细讲解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开展的操作流程和选举业务。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,农村干部群众对监督委员会工作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,参与监督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,58个村的群众参选率均达到90%以上,赢得了群众的认可、支持和参与。
三、明确职责,保证监督效果。为确保独立行使监督权,细化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具体村务的决策和管理、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等五项职能与义务,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创造环境,打造平台,保证监督效果。
四、健章立制,规范监督行为。建立健全《村民监督委员会章程》、《村务民主管理制度》、《村民民主监督制度》等各项制度,保证监督有章可依。建立监督委员会成员培训、工作报告、民主测评等制度,提高监督水平和效果。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,规范了村务监督工作,提高了村务管理和监督水平,实现“两规范、两提高”的目的。
五、协调落实,提高监督效果。该镇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,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与督查,并借助媒体造势,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形成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,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:一是发挥“村纪委”的作用,管住干部,解决“用权一句话”的问题。二是发挥“村人大”的作用,管住村务,解决“决策一言堂”问题。三是发挥“审计局’的作用,管住财务,解决“花钱一支笔’问题。四是发挥“信访局”的作用,畅通渠道,解决“诉求一条路”问题。该镇试点村监督委员会实行的2月多来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,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,初步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。
 
(据亭旁镇纪委提供信息)
 
 
 
关闭】【打印此页
网站首页 |  本地动态 |  政务公开 |  廉政文化 |  警钟长鸣 |  政策法规 |  廉政图片 |  互动平台
 
Copyright © 中共三门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2008
 
备案号:浙ICP备11030085号-1 技术支持:三门金桥网络